《新英格兰》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40%的植物人是误诊,通过积极治疗是可以清醒的。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脑功能研究方面的飞速发展,已经成熟的技术如脊髓神经电刺激术等被认为在微意识状态的植物人昏迷促醒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详细]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除了“年轻化”外,脑梗死还呈现出椎基底动脉硬化的趋势,发病以后循环供血的部位为主,小脑、脑干、枕叶和部分丘脑发生梗死的患者越来越多。...[详细]
8月8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大讲堂第十六期(2024年第九期)顺利开讲。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6A神经外一科主任于耀宇、7B神经内五科主任李修彬博士分别就“微创神经外科”和“癫痫的分类和诊断”两个主题进行了精彩讲解。...[详细]
护士长核心能力培训班(第九讲),聚焦中心静脉通路相关高风险并发症的识别、预防及处理,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质量为核心,持续提升临床护理水平!...[详细]
生活中,人们有时会被些“小毛小病”所扰,例如头晕、头疼、心慌等,有些人对此习以为常,不会引起重视,但小问题的背后却常常隐藏着“大危机”。...[详细]
在人体中,脑动脉由成对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互相衔接成动脉循环。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就像“主干道”,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脑,一旦发生重度狭窄病变,可引发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甚至大面积脑梗,引起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详细]
罕见病诊断难度大、误诊率高,诊治罕见病的专家又被称为生命的“孤勇者”,他们的工作鲜为人知,研究难度重重,诊疗在短期内无法立刻看到效果。但正是他们持之以恒的钻研,照亮了罕见病人的前路希望。...[详细]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脑血管疾病,极易漏诊和误诊。其漏诊率可达73%,40%的患者平均诊断时间在10天以上,重症患者若病情进行性加剧,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15%,临床处理相当棘手。...[详细]
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蓝十字一直在行动!...[详细]
7月10日下午,蓝生脑科第三届护士长核心能力培训班(第七讲)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会议室举行。本次特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生殖片总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曹洁作《膀胱功能评估与管理》专题授课。...[详细]
7月5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大讲堂第十四期(2024年第七期)顺利开讲。...[详细]
临床上,当乳腺癌进展至晚期,发生脑转移甚至复发的情况比较常见,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发展,其在早期诊断、靶向和免疫治疗指引、预后评估、耐药机制研究以及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等方面正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详细]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护理科普第二讲”于7月4日下午如期开讲。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