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21点55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急诊科灯火通明,79岁高龄的何阿婆(化名)由家人搀扶着进入急诊科大门。此时,何阿婆意识清晰,但左侧上肢无力伴吐词不清。夜已深,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急救,就此展开!...[详细]
梁长玉报道 据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披露,目前全国社会办的医院有22000多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65%。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放管服的深化改革,医疗行业越来越需要行业组织来参与推进医疗体制的改革。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详细]
7月16日-17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作为华东区2020年参评单位,迎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在全国会员单位开展信用与能力评价(以下简称“双评”)现场评价,标志着华东地区 “双评” 工作正式启动。...[详细]
据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披露,目前全国社会办的医院有22000多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65%。而社会办医的服务链仅占全国的15%左右。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放管服的深化改革,医疗行业越来越需要行业组织来参与推进医疗体制的改革。该协会根据国家政策文件开展的...[详细]
2020年,原定于今年3月开展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信用与服务能力评价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现场评价会” 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延迟到7月,于16日上午9时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10楼多功能会议厅开启,成为今年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以下简称“非公协会”)重启信...[详细]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双评”重启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接受评审...[详细]
“我、相信、会更好!”“我相信会更好!”“很好,来我们再说一遍!”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4A病区副主任医师殷昌凤的引导下,脑出血术后一直失语偏瘫的陈阿婆(化名)终于连贯地说完了一句话,站在一旁的老伴王先生(化名)颇为激动,“哎呀,你可算...[详细]
每一封感谢信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医患同心协力的抗病史,共同与病魔抗争,并温暖着彼此。虽然它只是一封简单的感谢信,但却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爱,不仅是患者、家属及其同学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也是对蓝十字医护人员的认可与...[详细]
距医疗机构信用等级和能力星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还有最后2天时间,为将“双评”工作融入到患者就医的每个环节,全力以赴迎接正式评审工作,7月13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召开“信用与能力现场评价战前动员会”,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责任、贯彻人人...[详细]
7月9日下午3:00,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二楼中医治疗室靠后院窗户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医院消防警报随即响起,医院微型消防站队员迅速出动救援,接到警报的闵行区消防支队七宝消防救援站队员风驰电掣般赶到现场,打开消防水枪,开始灭火、搜救、转移病人……...[详细]
这三年来,亮亮父母每年都要带着亮亮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检查一次。今年来复查,亮亮爸爸先带着亮亮坐普快从皖北某地来沪再坐地铁来,亮亮母亲也从工作地江苏省某市来沪与他们汇合。亮亮很懂事,怕打搅其他熟人,检查好一切正常后,就悄悄地随父母回家了。...[详细]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今年94岁高龄的程老伯走路步伐稳健,讲话思维清晰,外人很难看出其已过耄耋之年。就是这样一位为人亲和友善的“寿星”,却已与有着“...[详细]
在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三伏天到来之际,上海蓝十字脑科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