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等11家单位组成的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 “青年文明号” 第七组创号集体齐聚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本组第二次互访互学暨小组互评活动。上海市卫生健康...[详细]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植物状态患者(又称:“植物人”) 数量已超过100万人,每年以7-10万人的速度递增,且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年发病率为25/10万,脑外伤引起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患病率为4/100万,由于患者病情的特殊性,使整个家庭和社会都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人...[详细]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以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说话声音变小变细、易激动、多汗、便秘、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详细]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兹海默症日,又名世界老年痴呆日、国际失智症日。阿尔兹海默症,多发生于中年或老年的早期,症状是短期记忆丧失,认识能力退化,逐渐变得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年痴呆症是因大脑进行性的退化,导致记忆力减退,同时伴随认知...[详细]
近期,《柳叶刀》杂志的一份研究报告警醒世人:这份长达26年的系统分析证明,酒精会导致大量疾病、残疾和死亡,这些危害隐患远高于所谓的健康益处。研究证明安全的饮酒水平是零,而不是多数健康指南主张的每天最多可饮用两杯酒精饮料...[详细]
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交流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郭俊艳副院长主持,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医护骨干踊跃参加。...[详细]
前段时期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因贴近都市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社会而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剧情讲述了三位都市女性在三十岁时,所遭遇的多重压力。剧中的主角之一顾佳是一位既能教好孩子又能支持丈夫事业的全职太太,堪称“里外一把手”,不少网友为她教育...[详细]
国际脑研究组织第四届神经科学大会,把21世纪称为“脑的世纪”。近年来,中国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这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0年9月16日,中国把每年9月命名为“脑健康月”。中国医促会脑健康专业委员会的王忠诚等百余位知名专家...[详细]
新形势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伴随着医院业务水平的快速发展,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引领、促进各项工作开展,为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9月15日下午,医院召开 “树先锋形象,促高质量发展” 党员大会,...[详细]
在日常生活中,“手抖” 这种现象在老年人身上最为常见,尤其是患有帕金森相关疾病的老人,因此,当老人突然出现“手抖”这种症状,就会很容易和帕金森病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引起手抖的原因很多,帕金森病只是其中一种,如果发现自己出现手抖的情况,不要过...[详细]
9月9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8A病区主任张庆成教授为一位61岁男性患者顺利实施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穿刺置管定位精准,术后患者状态稳定。...[详细]
据最新版 《中国卒中报告 2019(英文版)》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每 5 位死者中至少有 1 人死于脑卒中,带病生存的脑卒中患者在中国已达 1300 万。中国卒中防治相关情况再度引发关注。...[详细]
近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科人才工作再传喜讯:6B神经外二科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