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6个“世界卒中日“即将来临之际,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1年世界卒中日暨第11届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正启动。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详细]
老沈曾发生过9次脑梗,经过治疗虽没大的问题,但行动还是受到了限制,特别是行动不便,头晕的厉害,记忆力减退,失眠严重。经过朱宝宽医生10次治疗后,病情不断好转。...[详细]
近日,江苏23岁患者小吴因肢体无力在当地多次求医未果后,最终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确诊患上了一种罕见疾病——甲基丙二酸血症,经过神经内科张静波主任治疗后,肢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目前已经顺利出院。...[详细]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高峰期。近期,全国多地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尤其要注意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一旦出现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详细]
日常生活中,当不自主“挤眉弄眼”、嘴角抽动频繁发生时,要高度警惕是否患上了面肌痉挛并尽快就医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详细]
2021年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定为中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倡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和《健康中国行动一儿童...[详细]
血压是一项基本生命体征,是判断一个人健康状态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如今,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为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详细]
从接到病危通知书的无助,到转院救治重获新生的喜悦,刚过去的国庆节长假,对于55岁的赵先生一家来说,可谓刻骨铭心。 长期在外务工的赵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9月26日,不幸发生意外,在工地上不慎从高处跌落,头部重重着地,被紧急送往当地县医院救...[详细]
三年前,刘先生体检时医生发现其双手发抖,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型垂体瘤。在当地医院行经鼻垂体腺瘤切除术,复查仍有垂体腺瘤残余,伴头晕、乏力等症状。...[详细]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长期大量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详细]
有一种痛叫痛不欲生,痛起来像针刺、像刀割、像电击……一旦被这种病缠上,就是年轻壮汉也扛不住,这就是俗称“天下一痛”的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这种疼痛若形象一点来形容,如同刀割、针刺...[详细]
术后,林先生健康状况平稳,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各项神经功能正在恢复中。医生查房时,林先生已经能与医生正常进行对话交流,肢体运动功能,尤其是术前几乎已瘫痪的左侧肢体,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等我出院了要好好喝个酒!”他还跟医生开玩笑...[详细]
白衣执甲四十载,一盏提灯暖人间。近日,曾获中华护理学会“杰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