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从科幻走进现实,让临床得以与“沉睡中”的“植物人”进行“对话”, 通过“交互-评估-刺激-调整”的循环方案,不断加强对患者脑部神经的刺激,促进“植物人”苏醒。...[详细]
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主干道”,一旦因颈动脉因粥样硬化导致狭窄,可引起大脑缺血、缺氧急性症状发生;若不及时“排堵清淤”还可诱发脑卒中,严重者甚至会致死致残。因此,发现颈动脉狭窄切勿掉以轻心,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详细]
近来,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脑卒中在中国仍是位列第一的死亡病因;脑卒中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在中国所有脑卒中患者中,40岁~64岁的中年患者占近50%;脑卒中高危人群中,40岁~64岁的人群占比超过60%。...[详细]
首次脑梗后,再次发病会更严重,后遗症也会更多,这是大众普遍的认知。...[详细]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病科专家殷昌凤主任提醒: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健康管理,刻不容缓!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它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人人都应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降低卒中风险。...[详细]
有一种日记,叫“头痛日记”。偏头痛患者坚持写头痛日记,有助于发现与头痛发作密切相关的因素,利于医师正确诊断并给予干预治疗。...[详细]
同型半胱氨酸这个名字叫起来比较拗口,但这个指标非常重要。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李世平主任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最近20年新发现的脑中风高危因素,我们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的同时,也要关注同型半胱氨酸,有利于我们判断高血压和脑中风的风险。...[详细]
高压氧在缺血缺氧性疾病、心肺脑复苏、昏迷促醒等领域,正逐渐成为疾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详细]
双十一”又至,不少网友已喊出了“买最贵的眼霜,熬最狠的夜”,誓将“血拼”进行到底。然而,因劳累、熬夜而引发脑卒中等疾病的潜在威胁却容易被忽视,亟须引起大家的高度警惕。...[详细]
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世界卒中日,我院神经内科7A病区主任张静波、脑血管病区主任张琪、脑血管病重症监护病区副主任殷昌凤等专家轮番开展健康咨询讲座,普及卒中防治知识。...[详细]
10月25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正式启动全国卒中宣传周公益健康活动。普及宣传脑卒中健康知识,落实推动全民提高卒中防治意识,助力健康中国及减少我国贫困人群战略目标早日实现。...[详细]
在第16个“世界卒中日“即将来临之际,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1年世界卒中日暨第11届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正启动。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详细]
温情服务社区,专业守护健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