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科主任张琪博士顺利完成一例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手术,使得该患者脑部供血网络得以重建。...[详细]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脑卒中在中国仍是位列第一的死亡病因;脑卒中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在中国所有脑卒中患者中,40岁~64岁的中年患者占近50%;脑卒中高危人群中,40岁~64岁的人群占比超过60%。在医院,40岁以下的脑卒中患者变得...[详细]
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重症脑病患者经抢救得以存活,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却陷入长期昏迷的状态,而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其死亡率非常高。且因为患者长期卧床、气管切开、鼻饲管和尿管的护理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如何对昏迷患者进行促...[详细]
有一种疾病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该疾病的大军,这种疾病就是人们常说的脑中风,其学名为脑卒中。...[详细]
关于人能说话的事,法国医生保罗·布罗卡(Paul Broca)作出了重要贡献。1861年,有一位病人向布罗卡医生求助。该病人能够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几乎说不出话。患者离世后,布罗卡医生对其遗体进行生理解剖,发现病人大脑左半球额叶上有一块区域(即第三额叶回后...[详细]
11月10日星期日一大早,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接到求助电话后,卒中小组及急诊紧急待命,在急诊处等候病人到达。周强、周胜(两人均化名)是本家兄弟,两人在江苏昆山开货车,共同打拼。11月9日晚上,忙碌一天后,两人晚上小酌几杯便各自回家休息了。...[详细]
对于脑出血,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诱发脑出血的潜在危险因素很多,比如肥胖、酗酒、抽烟等。近年来,熬夜、作息不规律等“过劳”原...[详细]
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7月15日,备受关注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由国务院正式发布。根据总体目标,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详细]
2019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7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 步入“健康中国”战略新时代,我国卫生健康工作正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所提倡和树立的职业健康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探...[详细]
今年春节,正当大家欢天喜地过年的时候,年过六旬的钱先生(化名)却遇到了人生中的一道“大坎”——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他突然嘴角不自主地流涎(流口水)、言语含糊、肢体乏力,是中风还是.........[详细]
现代人越来越“懒”了,不少人已养成了久坐的习惯。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久坐办公似乎占据了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上班8小时坐着,吃饭坐着,聊天坐着,回家看电视还是坐着,各种葛优躺……你舒服了,可你的身体却在变差。有研究表明,久坐会增加患上癌症、心...[详细]
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是中国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其中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往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极易致残,是给患者造成最大危害的一种脑梗塞类型。脑梗塞的治疗关键在于要尽早开通阻塞血管,传统静脉溶栓对大...[详细]
温情服务社区,专业守护健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