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囊肿至少在患者体内生长了十年之久,在神经外科当医生30多年,我从来没见过这种病例,这也是我手术生涯中碰到的第一例穿透颅骨、进入小脑的囊肿。 8月11日下午,做完静静(化名)的手术,侯增欣主任(副主任医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对...[详细]
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说起来也怪,今年6月的一天,安徽八公山的一位务农的老冯正和往常一样在山上埋头锄地,没留意头顶上一根大树枝正摇摇欲坠,忽然,嘎吱一声,大树枝应声而断,一下子重重砸到了毫无防备的老冯头上! 谁知道一根大树枝会差点要了老冯...[详细]
前言:1991年上映的电视剧《戏说乾隆》是很多70、80后心中的经典,郑少秋和赵雅芝塑造的四爷和淮秀这两个荧屏形象红遍大江南北,收割大批粉丝。近日,这部电视剧幕后的英雄台湾知名导演李力安老师在蓝十字脑科医院出现了 《戏说乾隆》剧照 ...[详细]
近期,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沈建康教授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天精准医疗的年代,在神经导航下,经皮层脑沟入路摘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一公分大小的裂隙中,完整切除血管瘤。不损伤脑组织,术中出血少,术后完全清醒。 患者术前的磁共振影像...[详细]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5病区李振并主任,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的微笑,显得十分平易近人。作为一位在神经内科领域耕耘近三十年的专家,李振并主任在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的内科和外科治疗方面都具有深厚造诣,每次患者好转出院,李主任都发自内心地为他们...[详细]
前言: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一帆风顺,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美满幸福,生活有时就是充满艰辛和磨难的。在皖北一个普通的村庄,有这样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一个身高不到1米3的70后男人,和一个正常身高,热情漂亮的90后姑娘,经历重重困难和阻力组建了家庭...[详细]
2017年6月12日,一位特发性震颤患者从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高兴地走出来,出院了,回家了。他叫王德昭(化名),今年虚岁67岁,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患者病愈出院,无疑是我院的医务工作者们最愿意看到的喜事。为王先生手术操刀的,正是我院功能神经外科专家...[详细]
2017年7月3号,对18岁的的倩倩(化名)来说,是一个开心的日子。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做完手术后的第13天,她终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了。 倩倩在出院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花季少女突然头痛不止 自从去年9月份开始,倩倩在一个早上醒...[详细]
2017年6月15号,在6楼神经外科病区,我们见到了松果体肿瘤患者李莹(化名)。此时,李莹刚从9楼重症监护病房转下来,她正处于手术后的恢复观察期。当问起术后恢复的怎么样时,她告诉小编感觉良好,战胜病魔的喜悦与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护人员精湛医术的感激...[详细]
6月22日-25日第二十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在济南市盛大召开,作为国内急诊医学最高级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和港台地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50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同时,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详细]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李世平主任医师,一副平易近人的和气模样,平时不显山露水,不摆架子,但内有乾坤,其气自华。他的4楼病区住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床位告急;他的门诊经常排满了患者,无论有多少人同时围在旁边,他都不厌其烦、态度认真地一 一...[详细]
5月30日,这天正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4B病区一位老人的离世,使这一天显得格外沉重。遵循老人遗愿,子女将老人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教学研究,上午九点老人遗体告别仪式,蓝十字脑科医院医务人员含泪与老人作最后的告别后,上海红十字会...[详细]
温情服务社区,专业守护健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