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昏迷作为一种患者意识完全丧失,无自发睁眼,任何言语和疼痛刺激均不能唤醒的状态,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急症。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昏迷的病人有10多万人,每年以7-10万人的速度递增,且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年发病率为25/10...[详细]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常见的垂体瘤主要有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等。多为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颅内肿瘤的第三位。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详细]
东方网记者李婉怡5月27日报道:今天是上海解放72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拥军优属,固我长城”关爱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杨浦区新江湾军休服务管理中心隆重举行。...[详细]
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实事解难题,服务很暖心!”两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王真卿、陈正扬,和江湾军休中心的军休干部们,都对在“家门口”举办的“拥军优属,固我长城”大型关爱公益活动赞不绝口。今天(27日),在上海解放72周年纪念日...[详细]
6月18日下午,上海市拥军优属志愿服务总队办公室陈惠云主任,办公室陈本俊、濮圣奎莅临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代表5.27庆祝建党百年“拥军优属 固我长城”志愿关爱公益活动主办方给医院送来了致谢信。这封赶赴实地、亲手送上的致谢信,道出了活动主办方对医院由...[详细]
近日,“柏闻一见”企业家论坛医疗健康专家团在上海启航,这是一个跨界医、企、研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中国网中国商务频道主编周健向首批10家“柏闻一见”企业家论坛定点医疗健康服务机构授牌。这些机构宣布,为方便企业家保健、就医,将开通绿色通道,...[详细]
药品物流配送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一环。近日,“送药机器人”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正式启用。机器人可智能高效地完成药品配送,为医护人员“减负”,使其有更多时间精力为病患服务;还可实现药品物流全程可追溯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尽可能保护医患的健康...[详细]
6月16日下午,上海市闵行区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多功能会议厅顺利召开。上海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吴宏,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闫东方,上海市闵行区卫健委副主任马应忠、医政医管科负责人钟华,上海市...[详细]
“听”与“说”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上了年纪的老人,随着听觉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常常会出现“耳背”(即老年性耳聋)。而一旦出现持续性、顽固性耳鸣和听力下降,尤其是“未老先聋”时切莫掉以轻心,起病隐匿的听神经瘤可能已在“悄然作祟”了。...[详细]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徐建光,向“柏闻一见”企业家论坛医疗健康专家团发来贺词。他对医疗健康专家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医疗专家能为企业家的健康保驾护航!共同为推动医疗卫生...[详细]
《素问》中提出“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而“冬病夏治”是指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详细]
为响应闵行区卫生健康系统“医心百年之七一·百名医务人员无偿献血”行动号召,弘扬“为百姓、为爱逆行”的大爱精神,用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6月11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以“喜迎建党百年 热血彰显大爱”为主题,组织全院职工开展无偿献...[详细]
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大会上,医院荣获“2025科技创新产业融合...【详细】